海军2台直升机碰撞坠机!当局公布10名死者名单点看最新消息
星洲网
星洲网
星洲网 登录
我的股票|星洲网 我的股票
Newsletter|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|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|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|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|星洲网 活动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教育

2天前
2天前
5天前
6天前
1星期前
2星期前
有时候我认为,在大时代的潮流里,当教育已经不再纯粹,人心不再淡泊如初,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用来形容老师未免过于伟大,常觉受之有愧。大学毕业后,我一直与教育为伍,不能说是源自初心的志向,只能说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,而有了为人师表这样的身分。韩愈有云,“师者,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”,我认为老师最大的功能,除了授业,最重要的还是传道和解惑,虽然不是从小抱着满腔热血要成为老师的人,但在误打误撞入行以后,也没有愧对传道、授业、解惑者的身分,兢兢业业,无愧于人,无愧于心。 每年的毕业礼,我总是止不住泪水,同学们在18岁这年,披上毕业袍,双眼散发雏鸟展翅的期待眼神,我替他们高兴,同时也替自己感伤。作为教育者,一年年目送学生离开校园,在广阔的天空启航,当然是非常欣慰的,同时也非常羡慕的。这样的目送程序,循环往复,年年岁岁,我总在原地,坐看白驹过隙。 在独中任教以前,我曾在小学当过临教,与那个小女孩相逢在她的龆龀之年,多年后再续师生缘,她依然可爱讨喜。人如其名,她是个恳切有修养的女孩,怀抱梦想、积极上进,因为当了她的班导师,通过周记的往来,我们可以交换心事和理想,她是个特别懂事和贴心的孩子。有一次带着他们户外教学,在归途中她与我并肩而坐,说着18岁以后的梦想,看着她对我滔滔不绝说着未来人生大计时那发光的眼神,我从来都未曾怀疑,她有一天能比自己的梦想走得更远。 无奈造化弄人,人生有时候确实如戏,一场看似普通的发烧感冒,原来体内早被剧增的白血球攻击得体无完肤,从入院到离去,不到一天的时间,想起数天之前,她撑着病体考完了大马教育文凭的预试,倍感心疼。这样一场变故,无论是对女孩本身、她的家人或同侪都是相当残酷的考验。从小就努力生活、努力学习、努力筑梦的孩子,在启航之际却只能梦碎病榻;17岁本是花样年华,为理想铆足全力的年纪,却以死别这一沉重的命题,给所有人上了生命的一堂课。 打那个时候开始,我对于教育者这一身分的理解有所升华,原来不只是我们停驻原地、耗尽青春,也会有孩子永远停留在17岁那年,她的满腔理想和愿景,都只能随着烈火,烧成灰烬,只有偶尔灵前的一束黄花,提醒我们她曾经的阳光灿烂。相比起这样,我们所耗掉的青春,又算得了什么呢?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我很喜欢泰戈尔的一首诗〈生命影响生命〉,在教育路上,我也希望“把自己活成一道光,因为你不知道,谁会借着你的光,走出了黑暗”。初入行的时候,我以为都是老师给学生树立榜样,或者老师给同学们的成长扮演启蒙者的角色,但年复一年,我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,他们身上有大大小小的故事,也给我细细点点的启发,因而我发现,生命影响生命,其影响是双向的。我一直都很钟情班导师这个身分,喜欢带领同学,乘风破浪,完成生命中各种成长的任务,虽然偶尔不甘自己的年华瞬逝,却确确实实是一份丰润心灵的工作。反而在卸下独中教职以后,成为大专讲师,我鲜少有机会再像以往一样,与各个生命体进行灵性的交流,更多地做着“授业”的工作,虽然偶尔也分享我的生命故事,然而我却失去了在毕业礼流泪的功能。 还在当班导师的时候,每一年学年来到尾声,我都让同学们写下一封10年后给自己的信,由我作为时光锦囊,为她们封印时间,保守秘密。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约定,至少孩子们在10年以后,还可以回首稚嫩的自己,所留下的天真灿烂的言语、叮咛和祝福。得知女孩的死讯之后,我从柜子里翻出了时光宝盒,找到了女孩的信,在送别的那日,将其交到了她父母手里,我猜想,她应该会祝贺自己梦想成真吧,毕竟她是如此认真经营自己的人生。命运总是喜欢跟很努力生活的人开玩笑,徒留唏嘘。 人生好长,长得要用一辈子去思念;人生好短,短得来不及说再见。虽然与这个充满爆发力的小宇宙平行的时间不长,却让人永远挂念。 在她缺席的那个毕业典礼,同学们唱着〈最好的礼物〉,我把歌词写在卡片上,送到她灵前,给她唱一遍——“一张张飘落的日历,铺成一条轨道通往未来和过去,放眼一寸一寸都是光阴,回首一步一步都是感情……青春是笔,岁月如纸,我们一起写下美丽的日子;甜辣酸苦,风雨同路,我们是彼此一生最好的礼物。”或许因为她成了遗憾,所以特别深刻,然而在教育路上遇到的其他生命,我也倍感珍惜,也感谢他们走入我的生命,这是成为一位教育者最珍贵的礼物。 按:今年已是小宇宙离去的第7个年头,谨以此文为纪。
3星期前
4星期前
4星期前
1月前
1月前
2023生命之旅── 特別寫給馬來西亞的讀者朋友 隔了3年的冠病疫情限居管控,我在2023年的6月7日再度踏进吉隆坡国际机场。当知道是星洲日报的曾毓林副执行总编辑亲自来接机,我这个讲师的贵宾层级瞬间升等。 上一次见曾副总是在2018年秋天,他出手帮我“处理”了网络的爱情骗子。近日聊到这事,他回忆:哎哟!这事几乎都忘了。你竟写得我像在“英雄救美”一样,令我汗颜极了。其实当时我也没做什么,我只是直接打电话给对方,说:“你宁可选宋慧慈来骗,也不来骗我?你什么眼光?你当我国色天香已经死了?”我说“交给我处理”,就是指我要横刀夺爱。果然他就见异思迁,放弃对你的爱慕,我也从此多了一位新的追求者。哈哈! 能轻松和曾副总编聊天,是我6月这趟赴大马最开心的一件事。 会有疫情后首趟飞吉隆坡,缘起于我要参加马来西亚传承人潘丽鲜老师在怡保的婚礼。多年前,我就提醒潘老师:如果不是抱定终身不婚,就请把“交男朋友”看成跟教学一样重要的事业。你结婚,我一定从台湾飞来当面祝贺。 事情就这么巧! 东马砂拉越美里与林梦华校教师公会想为老师办一场“教师压力山大怎么办”的两天工作坊,教师总会联系我,我答应不和婚礼时间冲突就可以飞一趟美里;林梦育兴华小副校长说,他的学校就在美里隔壁,问我能不能顺道去给一场亲职讲座?美里也跟着要求除教师工作坊外,再加一场亲职讲座。(直到抵达林梦,我才梦醒:副校长说的“隔壁”有多远!) 既然到了东马,我主动提要给两校各一场现场的四层次提问对话教学示范,并且陪观课的老师座谈“如何借有效提问,启动孩子思考的引擎”。 接着的课程需求,是原定2020年两所吉隆坡独中因疫情暂缓的“宁静校园无霸凌”“宁静老师气质好”讲座与工作坊再度浮上台面。 当走访两所独中后,我深深感受到这两个校园的中学生多么有福报:校长和主推宁静运动的相关行政人员都相信“宁静是宇宙最大的能量”,而努力送给狂飙期的青少年一份宁静的礼物,就期盼着“宁静的孩子能量高”。 我也不忘多年“授”后服务的惯性,承接起未来驻校陪伴师生持续学习宁静的任务。 合作多年的教总,看中我愿意为大马教育奉献的心,也明白我的休息需求与独特饮食顾忌,很周到的把我这趟的时间安排得淋漓尽致,后来硬是加一场适耕庄的教师进修讲座。很高兴听到李校长说:过去不喜欢听讲座的160位老师都是欢喜的离开会场。 24天东西马巡回的20场大小讲座,在教总骆淑慧主任费心的张罗与协商中,划下圆满的句号。我的总结心情是:虽然辛苦,其实幸福! 对老师,我期盼大家要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,常常深呼吸,快快乐乐的吸气,轻轻松松的吐气,在“心宁静”中,让每一个细胞都在微笑。如何让压力变成动力,老师们要透过自我对话,看清楚什么时候压力大、遇见什么人压力大、面对什么事压力大?要意识到压跨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,懂得放过自己,千万别让那最后一根稻草有出现的机会。 对家长,我分享“要陪伴孩子作情绪的主人”之前,得先检视自己是不是情绪的主人?当遇到不如意事时,自己是立即反应?还是宁静回应?和孩子对话多?还是训话多?对孩子提问多?还是质问多?有没有警觉到亲子的心距离,关键在与孩子的“时差”和“高度”。 每一场讲座和工作坊,我几乎火力全开,很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的气氛,得到“满堂彩”的成就感,是我这个年纪的极大喜悦。 比起教育界的讲演所获,我更爱与其他领域听众的生命交流。 因为今年出版的《痛痛的勇敢》一书,正好赶上吉隆坡“海外华文书市”的展期,在曾副总积极的安排下,先是记者露华小姐到酒店来专访我,当读到星洲日报副刊篇章的内容,我对露华文笔的灵性赞叹不已;中午时间到书展会场的“与作家有约”,引发许多现场读者的眼泪。 依然还在学习处理悲伤 有一位刚刚失去另一半的观众当场泪流满面抱着我,泣不成声的说她远从北马来,就想听听我如何学习处理悲伤。 我用自己经历过的痛,来与她此刻的伤同在。如同开场我的坦白,虽然书是写出来了,我依然还在学习处理悲伤,感谢时间这个良药,我不再上演七、八年前那样轻易“一转身就撕心裂肺的哀嚎”,但还是常常会心酸挚爱的离我而去。 令我最感动的是富贵集团的用心! 曾副总参考我的行程,紧抓住我休息的空档,在7月23日傍晚领我到生命咖啡馆准备晚上8点的公开讲座。 坐车一进富贵集团的大门,我的心揪了一下! 8年4个月又26天前,我送先夫暂厝宜兰罗东寿园那一刻的不舍与哀伤,迎面袭击而来,透过几个深呼吸,勉强打包起那瞬间的“往事不堪与不甘”,幸好被富贵接待人员的热情给转换了情绪。 生命咖啡馆的设计,活泼不失宁静;两周前已经打过照面、并为我留下庄严倩影的阿锺,很温暖、很专业的陪我整理PPT的连结;负责直播的摄影人员的说明,让我完全可以不需要担心形象的放松交给他们的镜头。 讲座开始前的晚餐时间,我被接待的两位女职员欣赏了我的“真”,上菜后,才入席的CEO为满桌丰盛佳肴,添了许多欢乐笑声,直觉和这位拿汀是有相类似生命历练的同道人。果然在讲座结束后,送我回酒店的一路上,听到了也是她“痛痛的勇敢”的感人故事,无怪富贵集团能有大格局的生命观。 欲罢不能的90分钟“学习处理悲伤”新书分享会,要归功曾副总的主持功力;当然,送走先夫这八年多来,我的沉淀、我的取舍、我的勇敢,也是这场分享赚人热泪的重要贡献。 不仅现场读者抱我时的泪湿我肩膀,直播留言、会后我收到的私讯,都传达了丧偶、失亲者的感谢:谢谢我勇敢分享“允许自己悲伤”所带来的释怀。 我其实也要谢谢先夫带给我的礼物,我努力的活出我的领悟;谨记先夫有他的归处,我还有我的任务;也认清生命不是在等风雨停歇,即使在风雨中,也要能翩翩起舞;所有的苦痛都是养分,死亡以外都只是擦破皮而以;继续鼓舞自己:“勇敢不会来找我,自己要去找勇敢。” 6月大马的24天,我亲历了婚礼的开心,亲验了生命无常的陪伴,激励了老师“与压力同在”的士气,也鼓励了家长“想拉近亲子的心距离,永远都不嫌晚”的希望,还参与了富贵集团超前部署的“临终关怀”议题,真是一趟生命之旅。 明年4月,我将再访大马!
1月前
1月前
因为工作的关系,有机会提前看了《年少日记》。我觉得很好看,也呼应到近期的学习和体悟,所以看完有些激动,还一度在想是不是太久没看电影,才会特别激动。 最后一幕,男主角买了鲜花,沿着楼梯走上天台。慕然转头,看到10岁的哥哥,一如过去乖巧可爱地,出现在身边。 我想,这是因为男主角终于读懂了——当年10岁的年少哥哥,即便懵懂,却透过一本日记,送给了弟弟一份很难拆开的生命礼物——成为一位更好的教育工作者。 “在这段‘被留下’的旅程中,我们艰辛地走着,同时也相信着,有这么一份生命礼物,是他想赠予我们的。”这是之前推自杀遗族团体时整理的文案。 在电影里,年少哥哥送了弟弟“成为更好的教育工作者”这份礼物。在电影外,导演的朋友送了导演一部可以“松动”现今社会文化的生命礼物。 ● 这部电影很生动、轻巧地呈现了这个时代的很多议题——霸凌、学校教育的意义、自杀遗族、社会名利压力、家庭关系甚至教育工作者的素养等等。所以,我相信每个观众,应该会被至少一两个情节所触动。 同时,我感觉导演选择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方式带动整个故事,以及展示上面的各个议题。也就是说,导演没有煽情地带动观众去嚎啕大哭,也没有引导观众去怪罪特定的人或事,以让观众可以大快人心地泄愤。 所以我想,这样的不带动、不引导,或许让心中的触动没有了立即转嫁的出口——结果我们“被迫”,在这个没办法流通的空间内,多逗留久一些,然后更单纯与平静(没有太多的悲伤和生气)地,去直视和好奇,这心中的触动。 心中的触动,无法在大哭或泄愤中偷偷溜跑。然后,我们更有机会去清晰地觉察,说不定还找到行动的意愿。 ● 电影告诉我们,孩子在替家庭发病,孩子出问题是因为家庭“有问题”。所以,看电影时,我会偶尔生气爸爸、责怪妈妈,甚至讨厌那个弟弟。 但隐约中,电影又好像让我们知道爸爸的原生家庭更可怕,所以不能怪爸爸,要怪爷爷,但又不能怪爷爷,因为……。然后,继续回推下去,我们就会怪这个社会、国家,再推就会怪整个文化。到最后,电影没有告诉我可以怪谁、怪什么。 这再次印证了,一个悲剧的发生,若只看个人或家庭的话,我们其实就在欺负着当事人。 如果事事都怪社会、文化,有时可能会比较释怀,但有时也会觉得好无力,我们似乎做不了什么。 但也不一定吧,因为上面提到每个观众,多少有一些心中的触动。 也许我们可以——不管被触碰到的是哪一块,我是否愿意,借助这份触动,在生活中做出什么调整。而每一份愿意做的调整,其实就正在“松动”着这个文化。 我们的身上承袭了文化,我们也具备松动文化的能力。或许,这便是我们这个个体可以和这个世界良善互动的一种模式。 ● 带着心中的触动,我看见年少哥哥/导演朋友送给观众的生命礼物。那不仅是一份感动或情绪的流动,更是“松动”文化的一份力量。谢谢你们。 所以,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看完电影后会跟朋友说,这是一部有力量的电影。 (备注:这篇文字里许多概念取自赖念华老师和张春源老师的课堂学习。)
1月前
1月前
1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