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洲网
星洲网
星洲网 登入
Newsletter|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|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|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|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|星洲网 活动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韩沙再努丁

10小时前
通过袁怀绍的爆料可见,土团斗争没有任何理念竞争的成分。没有其中一派是更主张多元开明、专注国家治理,关注的只是个人权位,以及争夺谁更能带领土团重夺政权。 土团党领袖袁怀绍刚被冻结党籍,就上过气政客再益伊布拉欣的博客“爆料”。 袁怀绍以时间顺序,提出党内如何渐渐摒弃慕尤丁的领导。他的重点,其实是要赞许韩沙再努丁,贬低慕尤丁。 袁怀绍提出,韩沙在第15届全国大选后,作为反对党领袖有效地协调国盟议会斗争,并赢得国盟大部分国会议员尊重,尤其是伊党的认可。 袁怀绍也指责,土团党最新党选出现选举舞弊,让韩沙人马落马。 此外,慕尤丁身边的人物也曾警告当时只是党总秘书的韩沙,除了在国会内履行反对党领袖职责外,在外“不应太过张扬”。 在当权派有意开除韩沙时,袁怀绍自称曾挺身而出,直面慕尤丁,警告开除必带来土团党大分裂。 袁怀绍最终面临冻结党籍,则是因为参与发动联署,尝试推翻慕尤丁。 在博客节目中,袁怀绍提出,他的联署不是“推翻党主席”,而是“督促党领导的交班”。 推翻了党主席,当然会有自己属意之人选接班。“督促交班”不过是礼貌一点的“推翻”而已。这类玩弄文字游戏的辩护,在国盟领袖身上是见怪不怪。 再益提供整个博客的时段,袁怀绍也几乎用了全部时间在指责慕尤丁。 作为党争受害人,欲发动舆论反击而如此“爆料”,不难理解。 虽然这也只是一面之词,不过这种纯粹的权斗,对寄望国内政治可以更长进、专注体制议题的人们,其实是无需浪费太多时间去深究。 实际上,通过袁怀绍的爆料可见,土团斗争没有任何理念竞争的成分。没有其中一派是更主张多元开明、专注国家治理,关注的只是个人权位,以及争夺谁更能带领土团重夺政权。 袁怀绍眼里,韩沙更能带领土团,因为他身为国会反对党领袖表现良好,以及他更能被伊党接受。 但客观而言,韩沙在国会的表现其实只是不过不失。国盟众多议员在庄严的国会殿堂,多番发表不当、可笑,或是极端种族宗教言论。在他们的烘托下,韩沙就显得不那么糟糕。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身为反对党领袖,国盟议员荒腔走板,甚至出现要与其他议员打架那般丑态,难道不凸显韩沙领导能力缺失? 袁怀绍透露,与慕尤丁同一阵营的阿兹敏,因性爱短片风波缠身,所以无法为伊党接受。 慕尤丁年事已高。若无法接受韩沙接棒,提拔阿兹敏就是个很自然的做法。 旺塞夫在不久前重提性爱短片,看来就是要打击慕尤丁的接班安排,确保韩沙接掌土团时不会有任何意外与悬念。 阿兹敏当然令人厌恶。但袁怀绍、旺塞夫、韩沙之流,又好到哪里? 由于掌握了伊党支持,韩沙派系在此次土团党争还是占上风的。韩沙这号人物至今还被视为第二线领袖,但情况或许很快改变。甚至,人们必须有所准备——他可以是未来首相人选。 今年初,凯里邀请韩沙到其博客节目作客时,就提出韩沙乃马来西亚政坛背后“最伟大”的操盘手。 凯里还用了令人玩味的词——“暗黑教主”(Lord of Darkness)形容韩沙。节目另一主持人沙里尔,指责密室谋划、背后操盘,是年轻一代比较厌恶的权谋政治。 韩沙回复时,尝试“四两拨千斤”,提出政治运作需靠团队,而团队中的人各有角色与任务,幕后操作者也是其一。 这其实没有回应沙里尔的质疑。不过,有趣的是,韩沙提出团队运作的例子中,除了伊斯兰历史,也提到“希特勒同样需要背后操盘者”。 这是否弗洛伊德式地揭露,韩沙所谓“背后操盘”并不是低调实干这么简单,而可能涉及 [vip_content_start] 一些见不得光的操作。 在同一节目,韩沙还沾沾自喜,提出“喜来登政变”其实是数个月背后运作的结果,不应误解为真正发生于喜来登酒店。 沙里尔的质疑,“喜来登政变”违背民主原则,不应发生。 韩沙则提出,反对“喜来登政变”的人乃希盟政府支持者,也存在希望希盟倒台之人。 韩沙于此,同样没有直接回应沙里尔。但可以看出,韩沙对于现代民主政治原则的蔑视,也对幕后推动“喜来登政变”没有丝毫羞愧。 此时再回头审视韩沙之前的播客访谈,乃因韩沙或将是土团党未来领导。 很遗憾,人们无法想象,这类政客领导土团,究竟会为国内政治开拓怎样的新局面。 部分希盟反对者一直以来都尝试刻画,慕尤丁乃当下政治人物中,最“中庸”的一位。 连带,土团党也是马来政党当中最“中庸”的一个。人们可以忽视国盟极端作风,以选票大力扶持土团,匡正当下马来政党竞争保守之风。 任何有跟进土团政治作风的人们,都不容易被这种荒谬的观点左右。 但部分人士对希盟,尤其安华的保守化言行失望,可能就很难客观看待,对立方政党实际存在的更严重问题。 目前韩沙时代可能来临。可以预计,希盟反对者又可能转而为韩沙涂脂抹粉。 因此,此刻客观审视这号人物,成为必须。防止特定人士乱带风向,刻画韩沙值得支持的假象。 袁怀绍列数慕尤丁罪状时,首先提到的是,第15届全国大选后,团结政府成立过程中的作为。 袁怀绍提出,慕尤丁拒绝接受元首倡议,与希盟、国阵共组团结政府,“并未获得最高理事会”同意。 不过,当时作出决定的时刻是在国家王宫。安华等其他领袖已经签下同意书,共组团结政府。 慕尤丁当时是否有操作空间,要求元首展延决定,待择日举行最高理事会,获得同意再议?恐怕没有。 事后看来,若慕尤丁真的同意共组团结政府,今天的政局可能面目全非。 今天非马来人/非穆斯林对团结政府的一些保守政策极度不满。如果团结政府包含国盟,希盟就是政府内的少数政党。如此,保守政策与法律,是会更多还是更少? 如果包含国盟,团结政府内部意识形态对立严重、政争不断时,局势会比当下的更稳定,还是更混乱?对经济发展又是否会更好? 国盟在团结政府内部,使计逼迫行动党退出团结政府,以组成大马来人政府,也是一个可能的发展。这对非马来人权益,又是更好,还是更差? 如果团结政府包含国盟,团结政府内部斗争不断,最后难以维系,可能被迫解散国会,重新选举。 当时国盟的声势浩大,若掌控了国家机关,重选结果是不是更可能会让他们一举全面执政? 国盟内部想象的,可能就是慕尤丁接受组成团结政府后,可以凭借议员人数的优势,左右政府。 即使没有铲除政敌,那也总比目前身处反对党,没有资源,还要面对执法攻势来得强。 因此,国盟内部对慕尤丁的决定如此不满,原因不外乎如此。对于迷恋执政权力的政党联盟,失去执政权的痛,显然重于一切。 历史没有如果。但以上想象,不禁令人细思极恐。当时,慕尤丁的一念之差都可能让今天的政局更惨不忍睹。 但,国盟掌权的可能,依旧没有解除。 国盟作风再烂,还是有马华领袖愿意跳槽过档,加入土团;还是有暗助国盟,时机成熟就会跳槽的国阵成员党;还是有夸大希盟弊端,忽视国盟丑态的评论红人。 在华裔选民比例下降的趋势下,华裔如果因为情绪被带动,而没有集中以选票拒斥国盟,许多混合选区,都将让国盟赢下。 即使无法单独执政,韩沙等人物也能凭借幕后操盘的能力,让保守势力成功执政。
4天前
6天前
2星期前
1月前
1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2月前
3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