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洲网
星洲网
星洲网 登入
Newsletter|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|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|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|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|星洲网 活动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老师

2天前
5天前
7天前
1星期前
1星期前
1星期前
2星期前
2星期前
2星期前
3星期前
4星期前
我的工作台在教室前方,那张褐色的木桌,陪伴我走过了15年的教学时光。 每天早晨7点,我总是第一个推开教室门。阳光从东侧的窗户斜射进来,在讲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我习惯性地走向那熟悉的桌子,轻抚桌面上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——钢笔水渍、粉笔印记,还有学生们送我的小贺卡压在玻璃板下留下的印痕。 这张桌子不大,却承载着我作为老师的全部使命。左上角永远放着那叠批改了一半的作业本,用红色回形针整齐夹好;桌上有我的保温杯,里面泡着菊花茶,嗓子哑了就润一润。 最让我有安全感的是桌子右侧的两层小抽屉。第一层装着各种颜色的笔:红笔批作业,蓝笔写板书,还有那支用了5年的绿色荧光笔。第二层是我的“百宝箱”:创可贴、橡皮筋、图钉,学生们有什么需要,我都能从这里变出来。 最享受批改作业的时光 这个工作台让我安心,是因为它见证着我与学生们的每一次相遇。站在这里,我能清楚看到教室里每一张面孔。我记得他们每个人的样子,也记得他们在我面前的成长轨迹。 上课时,这张桌子是我的指挥台。我在上面摆开教学挂图,拿起教鞭指向黑板。有时候讲得兴起,我会走下讲台与学生们互动,但总会不自觉地回到这里,因为这里让我感到踏实。 课间时分,这里又变成了学生们的“咨询台”。他们围着我的桌子,有的问学习问题,有的分享生活趣事。那些瞬间,我觉得这张普通的木桌成了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。 下午批改作业是我最享受的时光。红笔在作业本上留下评语和分数,每一个“很好”、“加油”都是我对学生的鼓励。看到进步明显的作业,我也不由为他们感到开心。 放学后,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。我整理桌面,把明天要用的教案放在显眼位置,将批改完的作业整齐摆放,最后用湿巾把桌面擦得干干净净。 有人说老师的工作台简陋,比不上办公楼里的现代化设备。但我觉得这张桌子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高档,而在于它承载了多少教育的梦想和师生的情谊。在这里,我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。 深夜备课时,台灯下的这桌子就是我的小宇宙。在这里,我为明天的课堂构思生动的开场白,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练习。这里见证着一个教师最纯粹的初心和最深沉的爱。
4星期前
上个月学校大扫除,每位老师都会领着几位学生负责校园的各个角落。我今年被安排去打扫科学室。而负责打扫教师办公室的同事已再三温馨提醒,老师们记得先把橱柜和桌面的东西整理好。 随着大扫除的日子慢慢逼近,我桌面的东西是该清理了。告诉自己,这回一定要狠心来个断舍离,不要再纠结这东西该不该丢,那东西该不该存,担心以后可以用着。就这样断断续续整理了好几天,桌面空旷了不少,感觉焕然一新,看着心情也舒爽起来。 这张办公桌的独特之处是,我在桌面盖了一大片透明的玻璃,玻璃底下排列着一张张中南教职员的合影。一切如时光碎片,就此定格。每一年校方都会拍张教职员全体照,心想这些照片搁在家里就等于封尘,遂心生一动,决定把一部分的照片放在桌面的玻璃底下。偶尔批改作业感到疲累,这些照片就是让我暂且精神抖擞的良药。 自己已变成大叔模样 看着昔日就此定格的合照,心里难免会有点感伤。旧人渐渐淡去,新人又悄然走入画中。这时就会发现为什么近年少了某某同事,而且人数越来越少。原来他们有的已步入退休年龄,荣休了;有的已成功申请回乡执教;有的已被调派到其他学校服务。再看看自己的模样,真是岁月催人老啊。昔日年轻的小伙子已变成大叔模样了,越吃越圆润。这还不打紧,我的头发也开始稀疏了。 有时候看着照片,我还会调侃同事:那些年的你怎么留着这样的发型,那些年的你为什么那么圆润……此刻,笑声耳边响起。这时,同事就会赶紧走到我的桌旁看看有图为证的照片。嘿嘿,这就是我独特的办公桌,仅此一张有放照片的办公桌啊! 其实我这一张办公桌是蛮陈旧的。它属于老一代的办公桌。2003年我到这所学校服务时,好几张这样的办公桌就已出现在这里。可想而知,它们的年龄也不小了。之后校方虽再新添几张办公桌,但也不如我的大。 办公室里,与我同款的办公桌仅有4张。唯独不一样的是,我的有一面额外的大玻璃覆盖在桌面,所以才可以保存得这么好。至少,桌面不会随着岁月的摧残而开裂。 希望这张老旧的办公桌,在我用完之后可以持续为他人服务吧……
4星期前
1月前
我骑着摩托来到学生家门口,向家长道明来意后,学生跑出来,一脸惊讶懵呆说:老师你真的来啊! 当然,我跟你讲啦,再不交作业,我会去你家催收。 隔天学生依承诺把作业交上时说,我离开后他给家长骂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。不知道清明节还会去扫墓吗? 那是旧事。 老师,清寒生费用还差多少钱? 脸书对话框弹出了留言。几个小时前,征求清寒助学金的帖文很快得到回应。 今年开学,得知班上有几个清寒生,清寒生家庭背景各有伤感的故事,共同点都是卑微的心灵不想启齿。独中的学费对他们是沉重的负担,一接到缴交学费记录,眼神即刻空蒙失色。我在脸书发了帖文,很快就让几个清寒生眉头解锁,安心学习。捐助善款的校友说当年也是承蒙老师帮忙解决学费,现在有能力了,自然要回馈社会。反馈举动为这尔虞我诈,世态炎凉的社会注入清流,感受到温情。 老师你餐费我已经替你付了,在外用餐经常会遇到校友跟我说这句话。我们总在笑容深深中离别。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小插曲。 学校每两年就会办嘉年华,为学校纾解经济困境,只要学校安排嘉年华启动仪式,班导师回班,还没跟学生商讨,就已经哀鸿遍室。学生的世界清纯,想法单一,还没做事前先想100个困难,这是预见的思维习惯。我不能跟着他们想法走,视角不同,经历不同,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。要改变学生想法不能强硬塞。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,只要开口,总会遇到善心人士。我总是这样鼓励学生开口。下课后运用科技之便,广发信息,人说脸书是老人家用的,我不信,社交媒体不就是方便联络吗?平日没联络不表示什么,大家各忙各的,也没必要逢帖文按赞、事事评论。潜伏的校友开始涌现,纷纷留言了解情况,解答后就慷慨解囊。这些秘密筹款的举动,我不会跟学生说,免得个个等老师做事,我照常和学生一起商讨对策。 事情成功与否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,必须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,现代学生没有经历过独中改革的浪潮,不明白筹款的意义,概略讲述先贤创办学校的艰难,筚路蓝缕,克勤克俭,感动台下封尘的心灵,虽没转头拭泪,态度却软化了,脸庞和悦,呱噪声销。 翌日就在班上宣布我征求到一笔四位数的善款,学生难以置信地拍手,筹款日期长,就得细水长流,慢慢宣布善款,隔周就汇报班级款项,从0到四位数,再层层递增到五位数,间中鼓动学生征求物品食品义卖,芳草陆续冒出土,向我汇报征求到商家捐助,即刻在班群发文激励,隔天再到班上请学生跟同学讲述征求的经过,既训练了口语表达也激发同学的善心。 奖杯肯定了我多年的付出 财政收入渐丰,班库稳固,学生笑脸盈盈,更多了几分自信! 随着学校公布义卖时段,大家分组投入工作,主席分配工作,同学各司其职,全力配合;气氛跟刚开始的垂头丧气,低气压绝然不同。为避免各组意见不合闹纠纷,我先跟负责同学说好,不擅自决定任何事,大小事一律先跟全体同学汇报,听取意见,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集思广益,对彼此都好,如意见相左,就投票解决,这是良方!班上果真平静,同学情感渐渐融洽。 成绩揭晓时,我的班级没有意外地夺下第一名,筹得的金额与第二名差距甚远,全班同学沉浸在成就感中,不要说笑容有多灿烂了! 时间真的会改变群体,我喜欢这样的感觉!代代相传,清寒生的学费,筹款的荣誉就是由这些当年跟我一起努力奋斗的校友馈赠的。我享受收割的幸福。付出与回报本来就不会同时到来!时间是最好的法官,公平地裁决我该得到的荣誉。 老师的任务不只是筹款,主旋律自然是教学!我明白言教不如身教。 语文教学需要指导写作。时光逆流而上,求学时期我喜欢写点东西,喜欢上作文课;在班上是个异类,很多同学视作文为梦魇,文字是魑魅魍魉,咬笔杆,抓头发,眯眼寻策,长时间静默,时光无声溜走,勉强写出几行字。报章上的文艺版在那个出版荒凉的年代,却是我的荒漠甘泉,我就靠着那一点版位汲取文学养分,在作文簿上任意抒发情感,行云流水般,间中还得替周边同学悄然放在桌面的作文簿解难,一心多用! 要指导写作我深知阅读的重要,平日写点文章投稿发表,赢得学生掌声,指导时得心应手。学生文字粗糙,文学养分匮乏,一目了然。我对症下药,印了名作家的文章交到学生手中,全班阅读,程度较弱的同学读文如同看夜晚的星辰,璀璨迷离。我引导学生在段落思维里穿梭,深入浅出讲解,躁动的灵魂平静下来,进入仓颉的深渊,领悟文字的奇妙,感受文学的魅力。学生的情感是潜伏的,等待着文字的召唤,激起千层浪。 我的文章也会登场,熟悉作者,阅读过程学生会窃笑,与同桌低声分享笑点,或眉目传意。分享阅读心得时,有学生说老师以后给我们看你的文章就好,我看你的文章比看名家的作品收获更多,你写的事件更贴近我们生活,诙谐有趣,容易理解。这点倒是让我意外。也有同学说老师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,我过去都不敢写这些,觉得太普通了,没什么特点,可是老师却可以把很多小事写得蕴含哲理;却又不跟读者强说理。只是让我们心领神会,潜移默化,我觉得很好,非常值得学习!听着高度评价,我只是淡然一笑。 作文课哀叹声少了,学生埋首疾书,80分钟内写出千把字文章不再是苦差。批改时文字流畅多了,间中偶尔蹦出惊艳的情感。文学本来就不等人,也不迁就人,学生愿意进入文字世界,紧追疾赶,等级翻倍,效果显著。我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! 教师节收到学生的祝贺卡:你颠覆了我的认知,我以为华文老师是女的,结果你不是;我以为老师是年轻的,结果你不是;我以为你很严肃,结果你不是,我以为你很古板,跟不上时代,结果你不是,比我朋友还搞笑;我以为你讲课跟以往的老师一样会让我睡着,结果你让我听得入神;我以为你的字体潦草,很多老师板书都很潦草,写得不耐烦,结果你不是,字体工整美丽,写到最后一个字笔画依然平稳收笔。我以为你脾气不好,结果你不是,我没见过你发脾气,即使班上同学作怪,故意激你生气,你都含笑化之,EQ 之高让我佩服。 另一位写着:初一到高二这5年,文学跟我没关系;今年因为你,我写散文写小说,连新诗都写了,还得奖,我服你! 我大笑! 学生毕业到吉隆坡升学,两个月后见面就吐槽,说参加社团活动被面试,负责人请他在15分钟内写出300字参加社团的理由,他双手飞快按键完成后却遭质疑,这300字都是你写的吗?学生翻白眼,没好气地说300字罢了,很多吗?再反问负责人你知道我中学的华文老师是谁吗?说到这,师生相视而笑。 我主办多项文学奖,不少马华作家都前来助阵,点评时说前三名最头疼,不管给谁首奖,都怕误伤了另外两个学生。学生参加国内赛事,水平高如星洲日报的花踪文学奖,都有获奖,马华作家赞誉我是文学推手,催稿魔人;城市则被誉为文学重镇。我只是微笑,绝对不能飘起来。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。 办理护照更新,刚坐下,前方一个小哥转身说老师好,我微愣,记不起他是谁。他见状立即报上名字,说那年疫情严重,断断续续上课,更多时候是远程教学,学生都不开镜头,我只能看着名单,请学生回答问题,黑色频幕只闻人语响,不识庐山真面目,难怪啦! 学生继续说老师你一直鼓励我们写作,你当年说现代人喜欢拍照记录生活点滴,但文字和照片不同,照片只能让人看到当时的场景,却没办法说出那时的感受。我记得这话,一直保留着书写文字的习惯,在社交媒体发布状态时,除了照片,一定附上文字书写感受,翻看旧记录时,依然能知道当时的心情,你说的话非常受用。说完连声致谢。学生领了护照,我们含笑道别,相逢自是有缘! 社会渐关注教师的辛劳,一些团体增设教师奖,校长说推荐我,呈上资料,成功入围,前后把多座奖杯捧回家,奖杯肯定了我多年的付出!
1月前
1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