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洲网
星洲网
星洲网 登入
Newsletter|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|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|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|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|星洲网 活动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团结政府

(新山23日讯)巴西古当国会议员哈山卡林表示,国会在本月持续进行的预算案辩论及表决,充分反映出现任昌明政府的稳定性,预算案顺利在多轮表决中都取得多数支持,显示即便是多党组成的团结政府,也具备稳固的施政能力。 “即使有反对党提出反对票,但政府成功以正式投票方式获得多数支持,显示执政方依然掌握稳定的多数基础;如果政府在这些投票中接连失败,那才代表现在的政府不稳定,不被认可。” 他指出,自10月份提呈预算案以来,国会几乎天天进行到晚间的部门委员会表决阶段,拨款都一项接一项通过,包括数个受批评的部门,最终也还是顺利通过。 哈山卡林是公正党元老,他今早返回选区巡视时,针对部分舆论认为政府在某些政策上备受质疑,指这是民主社会的正常现象。 “人民可以批评,反对党也可以批评;重要的是不出现打压声音的情况,目前的局面仍属于健康的民主环境。” 他强调,尽管他对某些具体政策持不同意见,但总体而言,各阵营之间可以维持互相尊重的关系,并在民主框架下表达立场。 因此,在谈及国内政治局势时,哈山卡林强调,在当前生态中,真正的赢家并不是任何政党,而是全体人民都可以受惠。 他以沙巴州选举为例指出,竞选期间虽辩论激烈,却未出现暴力冲突,候选人彼此以言论交锋,无论谁胜谁负,最终人民赢得的是和平与成熟的民主文化。 他认为,这样的民主成果,也体现在联邦政府的多元结构中,无论来自政府还是反对党,不同种族、不同背景的议员都能发声,使国会真正成为反映社会多元性的殿堂。 “这届国会的组合非常多元,有能够代表巫裔的巫统、华裔的行动党,公正党也有一定基数的印裔议员,各族与不同政党都可以畅所欲言,虽然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,但这正是民主的力量。” 他表示,人民需要看到的是一个让各种声音被听见、让所有群体都有代表权的国会,只要民主程序继续健康运作,人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9小时前
2天前
2天前
若沙巴华裔选民欲通过选票为西马,乃至全马华裔为过往课题发声,则力量与风险兼具。选择权完全在沙巴华裔身上。 虽说是民主政治,但所有民主国家奉行的,还是间接民主。选民只有在固定的选举周期,才能通过投票选择自己的代表。 而这个选择往往有许多因素掺杂其中。对单一议题的民意意向,往往被时间的流逝和其他议题的关注所淹没,难以得到真正彰显。 马来西亚的全国大选是五年一次。虽时常有提早大选的历史,但最短间隔也达到三年。所以,人们常常寄希望于两次大选之间的补选,期望当地选民借由投票,为全国人民表达意见。 然而,对当地人而言,若引发争议的全国议题没有直接影响自己,他们在投票时往往会更多考虑在地因素。选民通过地方补选,对全国议题发声的例子较少。 即便出现看似反映民众不满的声音,当中有多少成分是地方因素?多少是对国家议题的表态?解读空间非常巨大。 各政党,甚至具备政治倾向的论者,都可能把选举结果往论证自身结论的方向解读,观点莫衷一是,自是预料之中。 第15届全国大选后,我国迎来史无前例的六州州选。大规模的人们有机会再次通过选票发声。 然而,当时团结政府方才成立不久,很难评估执政表现。而绿潮在上届大选与执政失之交臂后,时至今日还念兹在兹,欲在全国大选前推翻团结政府,自己上台执政。 于是,当时的六州大选就成了:让团结政府继续完成执政才来评估,或是尽快让获得多数马来人支持的政党联盟占据“应有”的统治道统?结论已是历史。 六州选举之前,团结政府在许多议题上都踌躇不前,就是担心绿潮更上一层楼。因此,许多政策都是在六州选举过后才逐步推出。 当下,团结政府的各项政策,以及对各议题的处理方式,人民已经有更多的观察,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。眼下,数州都将迎来州选,这也将成为试探民意水温的重要机会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第17届沙巴州选登上了当前的政治舞台。沙巴州选也是即将来临的马六甲、柔佛州选前哨战。甚至有传言,团结政府会在明年,配合甲柔州议会任期结束,提前解散国会,同步进行州选与全国大选。 因此,沙巴州选对团结政府而言,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考验。若团结政府在沙巴战场惨败,则说明人民对团结政府的不满处于峰值,规划在明年展开的全国大选,恐怕就需要在展延。 此外,如果团结政府受到重挫,导致内部军心涣散,必然需要时间修复。各党会否因此开始剑走偏锋,开始回归族群政治论述,从而加速内在失和?这可以是一个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之开端。 部分西马华裔评论人,似乎很希望沙巴华裔选民能够借此机会传达华社的心声。在这些人看来,团结政府需要面对华社的严厉警告,但却苦无机会: 第一, 保守化政策 人们相对记忆犹新的,或是旅游局晚宴提供酒精饮料议题,安华最后的回应是“严厉警告”旅游部长张庆信。 而来到最近,宗教部长还针对本地女团Dolla,指其穿著“暴露”,导致该团最新的音乐视频下架,伊斯兰局也在探讨往后运用伊刑法对付“涉事”的穆斯林艺人。 第二, 种族化政策 这当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倒挂国旗风波。此外,各州也出现商店招牌需用马来文的争议,令华裔心生不满。 第三, 对华教“打压” 华教义演禁酒议题、华小礼堂被征收商业地税、预科班录取“A-不算A”、高等学校文凭(STPM)优秀生遭遇不公录取,诸多议题都引起华社不满。 第四, 对华裔商家不友善政策 早前,贸消部取缔小贩运用津贴煤气桶事件,华裔小贩认为自己首当其冲。此外,消费税、电子发票的落实也冲击传统小型商家生存。 第五, 政治改革承诺不尽人意 打着“烈火莫熄“旗帜上台的希盟,在落实各项政治改革时,给于人民步伐缓慢的印象,偶尔甚至有开倒车之嫌。 地方政府选举、首相任期限制、政治献金改革、司法任命独立于首相干预、检控与律政司分权、平反赵明福案、委任更具公信力的反贪会专员,层面之多,团结政府似乎不见令人信服的果敢变革。 不过,华裔选民未必如此在意个别政治改革的议题。然而,对华裔的承诺落实无力,必会形成希盟“说一套、做一套”的整体印象。但,政治印象其实就足以影响选票。 以上五大方面的各项议题,在爆发之初都引发华社不满情绪高涨,沙巴华裔应该不会例外。如果议题爆发初期就举行州选,团结政府的华裔选票必然面临严重冲击。 然而,随着时间流逝,团结政府也针对课题作出回应。一些炒作性质的伪议题,团结政府也已做出解释(接受解释与否,是另一问题)。此外,一些引起不满的政策也出现补救措施。 例如,在倒挂国旗风波中发起集会的阿克马虽贵为巫青团长,但也面临提控。反之,许多马来人咬牙切齿,倒挂国旗的五金店东主,至今还没有面临检控(引发阿克马不满)。 此外,多场华教义演也证实没有实际禁止酒精饮料。“A-不是A“的课题,在首相介入下出现了逆转。华裔正副部长更超前部署,确保STPM满分学子获得首选科系的录取。 所有课题当然都没有圆满解决。若硬要挑剔,希盟华裔领袖还可被揶揄为“救火“而已,与他们当年指责的马华情况类似。 沙巴73各州选区,绝大部分选区,华裔选民占比都少于10%。华裔选民占比最多的也不过是N21路阳(50%)。 除了路阳以外,华裔选民占比超过二成的只有: 选区 华裔选民占比 N18 下南南 22% N19 里卡士 48% N20 亚庇亚庇 34% N22 丹绒亚路 21% N25 甘拜园 33% N54 加拉敏丁 36% N55 伊罗普拉 44% N56 丹绒巴拔 43% N69 斯理丹绒 49% 虽然在部分选区,华裔选民比例最高也不过一半,但在本届土著,尤其卡达山-杜顺族选票碎片化的情况下,若华裔选民集中投票, [vip_content_start] 还是足以左右单一选区最终结局。 虽然上述超过二成的选区也不过十席,仅占总议席13.6%,完胜亦无法单独执政,但在政党赢得的选区数目也可能碎片化的情况下(各党各赢得十几席),这十席最终投向何方,甚至可以左右谁能执政,谁能荣登首席部长宝座。 因此,表面上看来,如果沙巴华裔集中投票为西马华裔出气,是可以有效、明确向希盟传递华社普遍不满的信号。若是纯粹发泄不满,这个目的确实有机会达到。 然而,如果目的不仅是宣泄不满,还想改变西马华社现状,以下四点就需要考虑了: 第一, 对希盟投反对票,在沙巴的场景,就是让本土政党胜出。这些政党胜出对希盟的震撼效果是短暂的,效应终会随时间消弭。本土政党的华裔领袖对西马华裔的政治影响,近乎为零。短期的震撼效应后,西马或全马华裔的前路,何去何从? 第二, 希盟华裔势力在沙巴被削弱,会连带影响其在西马的谈判力量。有人断言,丧失沙巴华裔选民支持,会让希盟整体更努力挽回华裔支持,为来届全国大选亡羊补牢。然而,团结政府其他成员党见到如此趋势,反而可能会放弃获得希盟掌控的华裔选票,专注巩固自身的种族支持。于是,这些政党在种族论述上便不再有所收敛。希盟华裔领袖的诉求,可能会更遭到抗拒。 第三, 在西马的政治现实下,华裔选民并不像沙巴那样,有较为可接受的替代选择。即便再不满,西马华裔也难以像沙巴华裔一样,将票投向其他政党。因为,西马的替代选择——国盟,在治国与保守化方面只有更糟。实际上,希盟华裔领袖在沙巴面临重挫,最开心的或许是身在西马的国盟。 第四, 首相在40%净税收课题上左右为难,这可能令土著社群排斥西马政党。因此,即使沙巴华裔不以西马华裔的遭遇为投票参考,许多土著也会抢先教训希盟,首相所属的公正党可能首当其冲。下南南、亚庇亚庇、加拉敏丁,以及其他公正党竞逐的土著选区都岌岌可危。某种意义上,土著极可能成为代替华裔惩戒希盟的选民。如果华裔选民再加入惩罚,对希盟可能就“出手太重”,后续影响就存在极大变数。 若沙巴华裔选民欲通过选票为西马,乃至全马华裔为过往课题发声,则力量与风险兼具。选择权完全在沙巴华裔身上。努力尝试说服沙巴华裔选民的西马人士,无论其背后有何动机,也有其言论自由。 投票,应以本土议题、候选人素质为首要考量,再辅之以全国性因素,审时度势,才是选民应奉行的一般原则。
4天前
2星期前
法丽娜是这一年最多人呼吁辞职或撤换的焦点人物。吊诡的是,前卫生部长凯里突然在这段时间,成了传闻中回归巫统甚至入阁的风云人物。 內阁会否在近期改组? 尽管首相安华以一句“是吗?”來打发媒体的追问,究其实在本月底沙巴选举结束后,是安华改组內阁最适合的时机,但也是最被动的时刻。 适合时机是多位部长空缺待补,多位上议员任期将届滿,而且团结政府将届滿三年,是时候改组內阁为下届大选冲刺了。 为什么也是最被动的时刻? 本來,內阁改组是首相的绝对权力,不论是改组的时间或是人选,首相都有主动权。只是在沙巴选后改组內阁,有两件事很可能让安华陷入被动。 一,为了维稳,內阁可能继续长胖 內阁瘦身,往往都被视为新政府上台时,有心改革的风向标,赢得民众的掌声。 例如,2018年希盟政府上台(29部长)时和2022年团结政府上台(28部长)时,內阁比起前朝政府都是瘦身的,大家一致称赞。 那么,內阁是什么时候复胖长胖的呢?往往都是维持权力稳定,需要拉拢和安抚各方时。 例如,纳吉在砍掉慕尤丁和沙菲益后,两次改组內阁。部长人数就一再增加,政府最胖时加上他自己兼任的财长职,共有38个部长职。 再例如,喜來登事变后慕尤丁的內阁也长胖,有4个高级部长和27个部长,之后沙比里任相时为了维稳也没瘦身。 安华团结政府虽然刚上台时较国盟政府时瘦身了,可是一年多后改组时复胖了,拆分出新部门且部长人数增加到31人。 虽然安华说阵容比前朝还是小,但终究还是胖了。毕竟,排排坐吃果果,向來都是皆大欢喜的。 当民统党主席依温贝尼迪为捍卫沙巴40%净稅收权,而向中央辞部长职,多少也预示了团结政府的盟党,在沙巴选情不乐观。 沙盟、国阵、希盟和民兴党这四股主要势力,在选举后不论谁主江山,安华都需要重新安排给沙巴政党的正副部长职。 不论是要论功行赏,或者要重新收编,一个萝卜一个坑,现有官职哪里够? 当政府就跟中年人一样,什么都不容易,只有长胖容易。如今再改组的话,要能稳住人心与政权,就只能大局为重继续长胖,瘦身就甭想了。 二,部长人选,凯里回來法丽娜走? [vip_content_start] 除了企合部长原本來自民统党,另三个需填补的经济部、天然资源部和贸工部,部长都原属公正党。 从政治角度來说,这几个部门要优秀从党內安排人选填补,而不能让给巫统。况且,安华也可以向外征招人才入阁,就像征招阿米尔韩查出任第二财长。 其实,这一轮改组內阁,成了安华改善政府口碑的最关键时机。 尽管这几年來因政策和言论惹议的部长不只一人,唯独法丽娜是这一年最多人呼吁辞职或撤换的焦点人物。 吊诡的是,前卫生部长凯里突然在这段时间,成了传闻中回归巫统甚至入阁的风云人物。 撤換法丽娜或让凯里入阁,或许还真能改善政府的口碑,毕竟现在两人的人气落差很大。 安华要换掉教育部长,不是难事;难的是这一换,等于宣告法丽娜过去学校挺巴周、推四十圣训、反覇凌口号等措施都是失败的了,也等于预告接下來要推行的教育改革也有了变数。 同样的,如果让凯里当部长,难看的不只是巫统,就连希盟自己都如坐针毡,芒刺在背了。 当然,凯里回归入阁终究太玄幻了,但换不換掉法丽娜,成了考验安华的最现实政治考量了。
2星期前
2星期前
3星期前
3星期前
4星期前
1月前
1月前
1月前
1月前
          (怡保21日讯)国阵打扪区部主席拿督阿敏鲁丁承认,团结政府领导层的关系看起来是舒服和顺畅的,但基层的关系却还有提升的空间。   他指出,基层在团结政府里,一旦受邀参与团结政府的活动时,都会参与。但如果要说关系密切,则不然。   也是巫统打扪区部主席的阿敏鲁丁今日出席印度人民前进阵线(IPF)举办的打扪国阵屠妖节庆典活动后,这么指出。   他说,作为在昌明政府下的一员,他们得为政府作出贡献,让人民理解这个政府是需要获得支持。他们并不希望在努力执政的当儿却被推翻,以免上届政府执政5年期间更换了3名首相的情况重演。   “我们应该做的,是努力让国家稳定,以便为人民带来和谐。要是一直在搞政治,则谁来照顾人民。因此在这个政策下,我们给予政府支持。但要说到关系是否密切,则不然。”   他表示,与团结政府基层关系的不同之处,在于国阵成员党之间的基层已经有了一个相同的方向和意见,很快就能够调整之间的异同,不过,与新的成员党之间,肯定会在社会管理方面有所不同,仍需空间去提升,以面对第16届大选。在这方面,所有政党都需要给予承诺。   他指出,国大党和巫统已经是很久的朋友,但国大党还是有作出决定的权力。虽说目前国阵从14个成员党剩下4个,但他们还是能够决定(去留)。要是他们对国阵的政策和方向仍有信心,则可以继续在一起,否则还是吃亏的,毕竟国阵是带领国家取得独立的基础党,甚至在开始建立国家时就已经存在。   无论如何,他表示,他也了解如今的政治的变化,巫统想要拉拢大家的心是很难的,毕竟这已大不如以前。不过,目前基层们还是如常保持普遍的关系,直至各党作出宣布为止。      
1月前
1月前